四十年如一日,够威够力|一“企”同行
“每届广交会都能给我们带来新客户、新订单,也带来了相当长时间的增长预期。”第135届广交会正在火热开展,位于中山的广东威力电器有限公司(下称“威力”)迎来一拨又一拨采购商前来考察、洽谈。该公司总裁刘亮则忙着推进泰国新工厂的建设。自年初“26年用不坏的洗衣机”引爆网络,昔日的“洗衣机大王”威力再度翻红。“泼天”的流量来得猝不及防,刘亮开年以来忙得不可开交。
广交会上,不仅国外的“新朋旧友”来了,国内的采购商也纷纷来谈代理经销事宜,不少人还催着他签约;直播间里,粉丝数量从几百飙升到数十万,招聘的主播多了,他要“补习”更多带货技巧;海外市场瞬息万变,他忙着去泰国建设生产基地……但刘亮深知,如今的翻红,与威力电器过去的高光时刻相比,仍稍显黯淡,“制造业要坚持长期主义,心无旁骛地专注做好产品、做好品牌,要坚持做、慢慢做、长久做”。
在家电行业沉浮数十年,刘亮看到不少曾经辉煌的老品牌已不复存在,但也有不少企业坚持下来,“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,就要经历三五十年的沉淀,成长过程中至少会经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,然后浴火重生,才能真正基业长青”。
“只要专注品质,总有一天会被看见”
位于中山阜沙镇的威力电器厂内,技术工人忙碌地投入到不断增加的订单生产中。产线设备高速运转,一台洗衣机从零部件到成品再到装箱下线,最快用时仅11秒。
翻红后订单暴增,刘亮忙着和团队调整生产计划,但也被汹涌而至的流量冲击得有点茫然和紧张。他直言不懂流量,不懂互联网营销,不懂如何“整活”。
但刘亮不敢松懈,更担心流量的反噬,“家电行业竞争异常激烈,我们确实走了一段下坡路,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认识威力了”。
威力洗衣机曾是一代人的温情回忆。它诞生于1980年,是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技术的单缸洗衣机,曾连续7年产销量全国第一,被誉为“中国洗衣机大王”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能拥有一台威力牌洗衣机,曾是许多中国家庭的梦想。
千禧年前后,威力因种种原因遭遇低迷。上世纪90年代,全自动洗衣机兴起之时,威力未乘胜追击,而是固守在双缸洗衣机里,错失良机;21世纪初,又因为同样的原因,错过滚筒洗衣机的市场,逐步在洗衣机领域失去话语权。
1991年,刘亮毅然从安徽的一家国企辞职,希望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闯出一片新天地。2008年刘亮加入威力时,正是威力处于最低谷的时光,“威力经历过改制、重新被收购,当时正是关键的发展时期”。
回忆起那段时光,让刘亮觉得心安的是,公司上下很有凝聚力,“突破口就在销售”。他们办经销商大会,展示各类新产品,“客户觉得产品新颖、价格合适,他们又有需求,很快就一拍即合”。
随着销售的逐步突破,仅2008年到2010年,威力的营收规模就翻了两翻。“每年逐步改善,整个经营就会向上良性发展。”刘亮的淡定,来自于威力对制造业坚守的传统,“我们每年都几乎把所有产生的盈利,百分之百重新投入到制造业”。
这种坚守的信念,也传递到每个员工的心里。“威力翻红,我觉得是必然。”在威力工作了20年的何利华,如今已成长为洗衣机销售支持部副经理,“因为这么多年,我们只专注产品,专注质量”。
“我们一直在活着,顽强地活着。”威力洗衣机事业部总经理廖艳回忆道,最艰难的时候,威力洗衣机的年销售额仅1亿元,现在年销售额已达35亿元,“我们曾经错过了一些机会,慢慢被市场淡忘,这次出圈是厚积薄发。只要专注品质,总有一天会被看见”。
“让更多消费者用上高品质产品”
在忙碌的间隙,刘亮喜欢到健身房练拳击。这是一项同时需要体能、战术、反应力和技术的运动,面对对手的攻势,要迅速调动反射神经,作出判断后闪躲、还击。
这与他的经营之道有着相似之处。“从2008年到现在,我们在关键节点都做出了正确选择。”刘亮说,尤其是从2019年到2021年,威力的营收平均增速达到了30%。
当下环境瞬息万变,刘亮只想踏实走好每一步,用不断提升的产品品质,稳稳接住这波流量,“威力要比的是产品质量、是交货期、成本优势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该挣多少个点就挣多少个点”。
事实上,在流量带来“泼天富贵”前,威力在产品端和生产端已悄然转型。“我们希望智能化的产品能走进千家万户。”刘亮认为,在产品迈向高品质的趋势下,企业的用户不应只是高端化用户,而是要让更多消费者用上高品质产品。
通过智能化实现“高品质”“降成本”,是刘亮近年来的发力点。两年前,威力开始投入资源研发智能马桶,“目前竞争还没到白热化的程度,成长空间非常大”。而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,也让刘亮看到车载家电的新商机。
“冰箱、彩电、大沙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,去年我们投入研发了车载冰箱等配套产品。”刘亮兴奋地说,今年5月产品就可以下线了,“目前订单还不错,未来我们会在智能汽车配套产品方向做更多布局,实现更大的突破”。
产品的智能化背后,是整个企业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提速。
“以前很好奇,洗衣机的零部件是不是都要人工一个个拧上去。来到威力后,发现洗衣机装配也很高科技。”1997年出生的王龙,年纪虽轻,资历却不浅,入职6年后已是洗衣机事业部滚筒厂桶装线组长。
王龙还记得,刚来到威力时,自动化设备比较少,有的流水线还要全手工装配。6年来,随着新工厂建成,工厂设备在不断翻新,数智化系统也越来越成熟。
如今,借助工业数智化转型,威力对生产过程和品质控制的把握也更灵活高效。在威力的生产车间,从前端的注塑工厂到五金工厂、总装工厂,每一台洗衣机从生产到下线都要经过专人的质量监督和品质把控。比如,一条滚筒全自动生产线上就有130人,品控方面有14个专门的检测人员,保障每一个环节的产品品质。
“好的产品要做好每个零部件的品质控制,每个零件都接近于零缺陷,组装在一起才是合格的洗衣机。”廖艳说。
“让人心无旁骛投身制造业”
在商海搏浪中,刘亮也深感人的重要性,“好品质、好品牌的产品都是通过人打造出来的,做好了人的事情,也就做好了品质品牌的事情”。
早在2012年,在他的倡导下,威力就建立起互助基金制度,帮助有困难的员工解燃眉之急。当时,一名商检员工的女儿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,昂贵的医疗费让员工陷入迷茫。刘亮得知后,让营运管理中心发起爱心捐款,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。
在威力工作的20年里,何利华也感受着这个大家庭的温情。在中山安家落户时,他曾遇到资金困难。“公司给我借了一笔钱,还不要利息。只要大家遇到困难,公司都会提供帮助。”他说。
“每一位员工都是威力大家庭的一分子,他们的家属、他们的生活,我们同样应该关心和关怀,并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们。”刘亮认为,要为员工创造没有后顾之忧的环境,才能让大家心无旁骛投身制造业。
而在当下,随着“90后”“00后”进入职场,刘亮也在思考如何吸引和留住这些年轻人。在广东打拼的这些年,他深深地感受到,广东就像一片海,是让人能够充分发挥能力的地方,所得到的收益也能跟自己的能力相匹配。
目前,威力员工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。刘亮希望能充分地展示每个人的个性,创造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机制,让大家共同分享所获得的成果。对于有潜力的年轻人,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成长的机会。
在威力这些年,王龙也曾迷茫过,甚至想辞职,“刚开始总觉得制造业很枯燥,在流水线上看不到自己的未来”。后来,公司请了学校和培训机构到工厂“上门送课”,这让王龙顿时充满了动力。
几年间,他就从“打螺丝”的一线员工晋升到小组长。看着工厂一步步升级,自己也在成长,他干劲满满。尤其是威力翻红后,亲朋好友都抢着问他威力的工作怎么样。“年后,我就把表弟他们都带到威力来工作了。”王龙自豪地说。
王龙的下一个目标,是竞聘厂里的拉长。“一条拉下面包括五六个产线,管着上百号人。不仅要熟悉每条产线的业务,管理水平也要提升。”他还计划像前辈何利华那样,在工作之余完成学历提升,“厂里给我们提供补贴,鼓励我们去报考去学习”。
而对于刘亮来说,看着一个个青涩的面孔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者,看着企业通过大家的努力由小变大、由弱变强,是一件幸福的事情。“认定一个目标,然后努力地把产品做好,把企业带大、把团队带强,做好企业才是最重要的。”他说。
【记者手记】
唯有日积月累方能厚积薄发
凯文·凯利曾在《技术元素》中说:“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,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。”企业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,企业在成长,而城市在进化。成长就避免不了生老病死,而进化就好像一个生态,不断改变适应新环境,才能历久弥新。因此,只有把企业做成一个生态,才能找到基业长青的抓手。
威力电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。在回落中找到新增长点,在低谷时找到突破点,然后一步步去改善,让企业经营进入良性向上发展的状态。在此过程中,专注主业,是战胜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秘诀。
正如威力电器总裁刘亮所说,威力洗衣机的爆火,是偶然也是必然。偶然是不知道这个爆点是什么,什么时候、在哪里出现。而必然就在于,当这个爆点出现后,快速反应的售后服务、经得起考验的产品质量。这靠的就是在制造业数十年的坚守。
唯有日积月累,方能厚积薄发。改革开放以来,一批像威力这样的企业,用向下扎根的力量,拼得向“新”生长的繁华,在穿越经济周期的历练中韧性生长。当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。同时,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,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、敏感程度、艰巨程度不亚于40多年前。
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挑战,更要苦心修炼、积蓄力量,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。要创造让人才专注主业的环境,激励更多科学家刻苦攻关、企业家拼搏商海、工人掌握技能,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厚积薄发的能量。
【开栏的话】
一季度,全国GDP同比增长5.3%,广东进出口首破2万亿元、增长12%。亮眼的“一季报”背后,离不开每个企业练好内功、力争上游、赶超一流的骨气和志气、担当与作为。当前,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,中国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,从企业家到产业工人,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,仍需永葆“闯”的精神、“创”的劲头和“干”的作风,知重负重,一“企”同行,以卓越的企业文化涵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。即日起,南方日报推出“一‘企’同行”融媒体系列报道,深度挖掘优秀企业文化的典型事例,敬请垂注。
【策划】黄灿 王义军 郎国华
【统筹】王溪勇 陈韩晖 王海军
【执行】袁佩如 赵兵辉 张由琼 李细华
【采写/脚本】南方+记者 昌道励 彭正子
【摄影/摄像】南方+记者 张令 见习记者 房奇
【剪辑】南方+记者 杨奇
【设计】彭晓 吴颖岚 谭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