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,2023/24年制糖期(以下简称本制糖期)全国共生产食糖996.32万吨,同比增加99万吨,增幅11.03%。截至8月底,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86.1万吨,同比增加77.47万吨,增幅9.58%;累计销糖率88.94%,同比放缓1.2个百分点。食糖工业库存110.22万吨,同比增加21.48万吨,增幅24.21%。
2024年,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。
历史的印记,可以从数字中得以体现,它们是时代的纪录,是发展的见证。新中国成立75年来,坚韧不拔、敬业争先的嘉善人民,团结一心、接续奋斗,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富足。今天起,嘉善发布推出《数说75年》专栏,从数字看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嘉善发展图景,记录嘉善经济社会前进步伐、百姓生活的可喜变化。
城市是文明的坐标,每一座城市,都有它独特的生命脉络。
上世纪90年代的嘉善城区
2011年的嘉善城区
2021年的嘉善城区
75年来,嘉善中心城区建成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4平方公里,扩展到如今的57.18平方公里。14倍的空间体量,延续着吴根越角的历史和记忆,蕴含着江南水乡的文化和风貌,承载着嘉善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公路里程28→875.81
道路之于城市,犹如血管之于人体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条中山路,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山路、家纺路、体育路、花园路、健康路、车站路等6条城市道路,从起始于1970年、1971年320国道嘉善段和善西公路两路的修复,再到如今建设中的“一高两快”的县域高快速路网,嘉善城市平面不断延伸,城市空间框架从城关镇迈向多中心。
全县境内公路里程从1978年的28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875.81公里,公路密度172.744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2023年,嘉善高速里程数62.151公里。
1957年的中山路,路面用砖头铺成
上世纪90年代的乡镇公路
2024年的世纪大道
从无到有,由线到网,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带来百姓出行方式的迭代。1998年12月沪杭高速通车、2007年12月嘉善最后一处渡口——嘉善三店渡撤渡建桥、2010年10月沪杭高铁通车,嘉善告别“千村千渡”,实现村村通公交,从坐船变成坐车、坐高铁。
而随着2022年7月沪苏嘉城际铁路开工、2022年11月通苏嘉甬高铁开工,嘉善正快步迈入轨道交通新时代。
嘉善客运码头
嘉善老汽车站
高铁嘉善南站
通苏嘉甬高铁汾湖隧道“红船号”盾构机正由南至北向苏州吴江掘进
城市高度20→199.75
如果说道路延伸了城市的广度,那么建筑则拉伸着城市的高度,不断积聚向上生长的力量。
1949年,嘉善县内的最高建筑是泗洲塔,总高逾20米;如今,嘉善第一高楼——长三角(嘉善)金融创新中心主体建筑高度近200米。
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山路沿线建筑,到上世纪90年代的解放路建筑群,再到如今的嘉善大道城市中轴线,嘉善划出优美的城市天际线。
据相关统计,2023年在嘉善18幢重点楼宇中,税收超千万元的商务楼宇有12幢,其中亿元商务楼宇5幢。
嘉善第一高楼,长三角(嘉善)金融创新中心
户籍人口19.95→42.5
“城,所以盛民也”,城市是人民的城市。生于斯,长于斯,来于斯,享于斯,越来越多的嘉善市民,建设着、共享着、热爱着这座城市。
嘉善户籍人口从1949年的19.95万人,增长到2023年的42.5万人;常住人口从1982年的34.79万人,增长到2023年的66.4万人。
上世纪60年代,魏塘镇文工团为群众表演节目
上世纪90年代,嘉善县国营商业冬季商品交易会
2024年,市民打卡“善·艺”文化市集
经济活力创造的就业机会、区位优势降低的通勤成本、城乡均衡提供的承载空间、地嘉人善的城市气质……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工作在嘉善、安家在嘉善、扎根在嘉善,成为“一嘉人”。
●嘉善运动员,全国冠军!
●如何招好商引优商?县委书记与政协委员“面对面”专题协商
●第七届进博会喊你报名啦!具体指南→
●祝贺!嘉善学生拿到“最高荣誉”
策 划 | 计剑平、王培澄
编 辑 | 汤纯凤
制 图丨周霞
责 审 | 丁珩、顾燕
终 审 | 王培澄
来 源 | 县传媒中心 记者/ 丁珩,部分数据来源于县自然资源规划局、县发改局、县统计局、县交通局等,照片由沈海铭、王建超、吕惠忠等提供
印象嘉善
视频制作:县传媒中心
温馨提示: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股票中原内配,没有经常点“在看”,将不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内容。请将“嘉善发布”加为星标,每次阅读完后也别忘记点下“点赞”和“在看”并分享哦~
嘉善中山路王培澄城市县传媒中心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